沒畢業之前,對未來以及未來這兩個字是完全沒有概念的,有時候也可以認為是不愿意去想也不敢想,那時頂著炎炎烈日不停的找工作,干過網管、知識產權服務,去過工地,起點很低也有點朝不保夕。好歹也是受過點教育,為什么要和廣大勞苦大眾去搶工作機會呢,在畢業吃完散伙飯的那天夜里,我們宿舍幾個人都想不明白這是為什么,唯一明白的就是從此以后就要各闖蕩天涯,茍富貴勿相忘…
2020年選擇去鄭州,越是大的城市視野越開闊出人頭地的機會或許就多那么一點點,在鄭州就業缺口最大前景最好從業人數最多的職業就是IT技術了,能得到這個大方向,全靠自己的摸索和鄭州這個城市的感召力,同時直覺和環境告訴我,已經沒有更多的路可選了。方向有了,剩下就是如何入門入行,我的選擇是走訪試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引路人。就這樣去了云和數據培訓機構去聽試聽課程,直到我走進一間不大的教室,里面密密麻麻坐滿人,一位老師在那全身心授課,我聽了20分鐘,老師講的是什么叫面向對象?留下了我至今難忘的一句話,萬物皆對象。是的,我被那節激情的課程深深的吸引了,就這樣我和云和數據結下了不解之緣。
開篇我講的有點多,因為萬事開頭難,萬事也就只有開頭難以看得明白,所以我的套路就是要把所有可能的路都走一遍,讓自己無退路可選,讓自己看的明白,最終認定一條路,也許這就是年輕唯一的資本了,站在現在回想當時,真的很意氣風發。那一天的我是陽光明媚的,因為沒有什么比信心和方向更能驅使一個人去付出更大的努力。
有好的啟蒙,有專業的教學,這就等于成功了嗎?答案不是的,每日都在懷疑自己能不能行的惶恐中度過,生怕錯過每一個決定自己就業的課程細節,因為這份學費是貸款出來的,我壓力很大,一個冒泡排序背誦敲打十幾遍,很著急,因為真的不懂為什么要如此,子類父類,構造方法,this,spuer,匿名內部類,傻傻分不清楚,每天都有大量新的技術詞匯涌入鐵桶一般的腦袋,只能靠這種沒有天賦的體力上的努力去追補去理解,還要戰勝心里上恐懼和焦慮,還有瞌睡炎熱走神,但我又很快總結出一個套路來,那就是溫故而知新,新學的總是沒那么容易馬上掌握,這是正常的,先做個感性認識,后面的課程會不斷的喚醒前面的知識,由點到面串聯起來以后,理性認識就逐漸到位了,我不停把自己的理解和老師分享以求驗證,通過這個套路方法,逐漸找到一些感覺,并順利通過考試進入到就業班,在告別基礎班的那節課上,老師拍著我的肩膀說:你可以的!這樣鼓勵讓我著實愣了一下,因為才一個月就如此,后面路還很長。
那時候才知道老師他也不是萬能的,我們終歸會超越他們的,或許這一天會很快,培訓就像吸星大法一樣,把各位老師幾年十幾年的經驗技術,在短短半年時間吸收到我們身上,而每一個老師都各有所長,我們需要再改變一種思路,改變一種解決問題的思路,基礎知識打好以后要學會如何把它們運用和整合起來,要不然太碎片的話最終還是一團散沙,跟白學沒兩樣,如何揉到一起融匯貫通應用,成為就業班必須要具備的一種能力,我們都承載了曾經太多的焦慮和努力,最終戰勝的不光是困難關鍵還是自己,如今回想起來,老師應該比我想的還要多的多,也在守護著自己心中那份責任和理想直到最后。
僅以此文感謝各位云和數據的老師以及班主任的呵護!感謝您們十年如一日的守護著莘莘學子們的焦慮和未來,也要在接下來的課程中為我自己的未來努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