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平均工資數據出爐,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74318元,私營單位為45761元。分行業看,IT業平均工資水平突破13萬元為最高,連續兩年超過金融業,位列各行業門類首位。
IT業年平均工資破13萬元居首
在2016年首次超過金融業后,IT業平均工資水平在2017年繼續力壓金融業,占據各行業平均工資水平的首位。
數據顯示,城鎮非私營單位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年平均工資達到133150元,比上年增長8.7%;位居次席的金融業年平均工資為122851元,比上年增長4.6%,這一增速在各行業中最低。
為什么IT業工資水平“高歌猛進”,而一向被視為“高富帥”的金融業則增長乏力?
一方面,IT業屬于高新技術行業,符合經濟轉型升級的方向,相關人才相對來說供不應求,因而其工資水平和增速能保持較快增長;另一方面,金融業近兩年來處于整頓和調整之中,業績總體不太理想。總體來看,IT業工資超金融業是一種好的變化,凸顯了收入分配重點轉移到高新技術和實體經濟中的正確導向。
孟燦文認為,新動能加快成長推動了產業結構升級。2017年,以互聯網和相關服務為代表的現代新興服務業增速明顯快于傳統服務業,相關行業工資增長也反映了這一格局的變化。
非私營單位平均工資遠高于私營單位
從工資水平看,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74318元,實際增長8.2%;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45761元,實際增長5.0%。
也就是說,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比私營單位高出了逾2.8萬元。可見,私營和非私營單位之間的工資差距依然明顯。
為何兩者工資水平差距較大?蘇海南分析,非私營單位包括國企、外企等,大中型企業居多,效益比較好,而私營企業多數是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勞動生產率低于非私營企業,勞動者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又大都沒有完全建立健全,勞動者議價能力也不強,導致工資水平明顯低于前者。
去產能行業工資增幅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除了要看工資絕對水平外,還要看工資的增長趨勢,那么,哪些行業的工資增長較快呢?數據顯示,在非私營單位中,增速最高的三個行業依次為采礦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以及衛生和社會工作,增長率分別為14.8%、13.3%和12.0%。
在私營單位中,增速最高的三個行業依次為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教育以及農、林、牧、漁業,增長率分別為10.8%、9.5%和9.5%。